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师生风采

首页>>师生风采>>新闻列表

【财大人物】张定鑫:赤诚师心向明月


【人物简介】:张定鑫,男,1960年生,江西鄱阳人,中共党员,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导组组长,首届江西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两届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江西财经大学科研十强。1984年大学本科毕业,1990年获哲学硕士学位,2014年获法学博士学位。出版学术专著四部,在《探索》、《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国外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两次、江西省社联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三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两项以及江西省社科、人文与高校教改课题近十次。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往事如烟:最感怀是同事支持

张定鑫在大学时学习的是政教专业,接触了许多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专业知识。大学毕业之后,张定鑫在江西省上饶师范学校从事思政理论教学工作。由于那里所能接触到的资源十分有限,思想交流机会不多,他彼时心头燃烧起继续学习深造的念头。他决定继续读书深造,考取了江西师范大学的研究生。1990年,他从江西师范大学政教系研究生毕业并在湘潭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在这期间,张定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解与研究不断深入,并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认识与学术见解。

1996年,张定鑫来到江西财经大学,并担任马列部哲学教研室副主任。这期间,他得到了马列部书记敖传卓、马列部主任沈谦芳等领导的器重,得到了许多同事的支持与帮助。张教授表示,他们当年的指导和帮助永远是他毕生难忘的珍贵记忆和宝贵财富。彼时的张教授正是风华正茂,挥洒一腔热血的年纪,他和他的团队上下求索,整合各类资料资源,志在申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硕士点。他在撰写策划申请书时还得到校领导的指导,最终在省内几家大学同时申报的情况下成为唯一的赢家。自此,我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走在全省高校前列。“我至今对此仍深以为傲”张教授如是说。

君子志道: 一切为了学生

“为师不为徒传道,不如回家卖红薯”在这句张定鑫的戏语中,我们顿时感受到了为人师者的真正风范。在教学工作中,他深感现有的知识体系难以满足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渴求,也难以满足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要求。于是,他改编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命题,提出了三个自我要求:我读故我在,我懂故我在,我教故我在。他深入研究,广泛涉猎,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各类马克思主义著作与教学书籍。遇见艰深晦涩的问题经常终日思考。同时,与他并肩作战还有教研室的诸多同事,张定鑫特别提到了教研室的鲍克伟博士,他们在那段求索真理的时光中相互扶持,如今回想起来依旧十分感激和感动。张教授还解释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涉及多方面,包含经济、政治、哲学、宗教等等多个方面,要均有涉猎,方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精神,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内在逻辑,体悟她解决、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他在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实践中注重训练、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方向感、理论思维能力与内在品质,在这些方面给他们以稳定的良好的影响,着眼于为他们今后的健康人生奠“基”。

张定鑫不仅在教学方面兢兢业业,在科研上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迄今为止,他已在各大报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近十次。在提及投身科研的原始动机时,张教授谈到,他做课题、搞科研并不是为了装点门面,他来自农村,骨子里流淌着农村人朴实的热血,他的原始动力与动机都来自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渴求、来自他自己对所教学生一种的责任意识。这一朴素的原始动机鞭策着他披荆斩棘,破除难关,不断在教学和科研方面作出努力,以便更好地为学生传道授业。正如他所说,师傅手艺好,才能带出好徒弟。

朴素寄语:赤诚师心向明月

在谈及对当今大学生的展望时,张定鑫表示,如今的大学生视野越来越广阔,综合素质也越来越高,对于现代信息技术,更是能够熟练运用与操作。然而,大学校园是我们迈向社会的一个阶梯,社会并不同于校园,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对于社会的现象和矛盾要加以分辨。当今大学生极易跟着表象走,这就需要我们提高辨别各种社会现象的能力,练就看准社会主流的眼光。有了这些,大学生进入社会后遇见困难与挫折,也不会气馁,正如毛主席所说,“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劳动人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他们用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张定鑫深情地说道。他说道:“我们要以生活在我们的祖国而骄傲、而自豪,要靠我们去爱护她,去添砖加瓦。”他特别表示大学生在尊重师长的同时,也要尊重校园里那些辛勤工作的工人师傅。另外,张定鑫还强调当今大学生应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时刻做到心中有国有党,要明白当今的和平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牢记先辈的奋斗与荣光。做爱国爱党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文/网通社 杨超男 涂宇轩  编辑/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