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江财要闻

首页>>江财要闻>>江财新闻>>新闻列表

【新法制报】李秀香:立法监管网游建防沉迷平台

​​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问题已成为热点问题,不但事关青少年身心健康,而且关系诸多家庭和睦幸福。为了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我校贸易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李秀香教授在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建议建立国家级网络游戏防沉迷平台》的建议,她从推进立法加强监管、建立网络游戏分级制度、建立防游戏成瘾制度、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加强引导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构想,希望形成各方联动机制,把“群众之所盼”的关切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近日,《新法制报》对李秀香教授进行了专访,3月8日以题为《立法监管网游建防沉迷平台》在《新法制报》头版进行专题报道。全文如下: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问题已成为热点问题,不但事关青少年身心健康,而且关系诸多家庭和睦幸福。为了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江西财经大学贸易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李秀香教授在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建议建立国家级网络游戏防沉迷平台》的建议,她从推进立法加强监管、建立网络游戏分级制度、建立防游戏成瘾制度、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加强引导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构想,希望形成各方联动机制,把“群众之所盼”的关切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文/记者罗娜李书贤◎图/采访对象提供

  令人担忧的问卷调查

  网络是把双刃剑,带给青少年更多知识的同时,网络游戏也让部分青少年学生沉迷网瘾不得自拔。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显示,目前中国青少年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已超过2亿,占青少年网民的66.5%,青少年首次接触网游日趋低龄化。

  赣州十一中,是一所对该市13至17岁具有严重不良行为和轻微违法犯罪青少年进行矫正、教育、文化补习和职业培训等的特殊学校。“去年,我们对入校学生上网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制作了《网络心理测试统计》,对学生上网现状、上网时间、上网关注内容等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赣州十一中校长程懋伟告诉记者。

  据调查分析,被送进该校的学生,有12.7%的人上网经常逃课、52.2%的人上网无时间限制、53%的人几天不上网就很无聊(已成网瘾),30%的人玩网络游戏。

  从问卷调查中记者还发现,学生上网关心三件事:游戏、聊天、影视音乐,上网时间自我把控能力随年龄增加而失控,特别是不文明、不安全的网络人际交往,严重影响了学生健康成长。

  这份问卷调查恰好与李秀香教授准备向全国两会提交的《建议建立国家级网络游戏防沉迷平台》所需要的佐证材料“不谋而合”,“这份调查问卷很有参考价值”。

  据李秀香介绍,当前,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18年发布的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中,加入“游戏成瘾”,并列为精神疾病,通知世界各国政府,将游戏成瘾纳入医疗体系,于2018年6月19日生效。

  引人深思的一组数据

  今年是李秀香履职人大代表的第二年,在履职期间她一直非常关注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社会问题。

  “网络游戏行业粗放发展引发不少乱象和问题,尤其饱受诟病的是网络游戏中充斥的暴力、色情内容,以及监管不力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带来诸多危害。”李秀香告诉记者,她很关注青少年沉迷网络的相关信息,还开展了大量实践调研活动。“春节期间,我会到农村去调查了解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情况;作为老师,我和很多家长交流孩子沉迷手机游戏的问题,家长们期盼我能把好的建议带到全国两会上去。”

  去年,李秀香就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强网络游戏监管为青少年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的建议》。但这份建议她并不满意,“建议还不够完善,从国家层面加强网络管理上,没有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组来自江西财经大学大数据中心的数据跃入她的眼帘:从2018年1月1日至目前为止,青少年沉迷网络的信息量为430多万条,负面新闻占了76.7%;青少年沉迷游戏的信息量达到55989条,负面新闻占了81.1%。这组数据让李秀香很揪心,也让她再次陷入思考——究竟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

  游戏“信息孤立”难防网瘾

  那么,青少年为什么会如此沉迷网络游戏?聚云科技CEO陈丽丹曾经是一家手游公司的产品设计者,他告诉记者:“沉迷是产品经理根据用户心理精心设计的。”

  关于网络游戏的设置,李秀香分析认为,“沉迷”会让网民长时间处在享受解决难关、不断进步的心理体验中,也就是说,网络游戏会给青少年带来很重的心瘾,形成惯性行为。

  “防止‘沉迷’,必须对游戏软件加强管控。游戏防沉迷最关键的功能是要严格控制每个青少年游戏的时间。但目前,各大游戏厂商自研的游戏沉迷系统,存在数据孤立、自我监督的问题,没有取得实际效果。”李秀香不仅深入分析了网络游戏成瘾造成的危害,也找到了青少年沉迷网络问题的“症结”所在。

  据媒体报道,去年,在南昌有学校附近出现了“手机网吧”,令许多家长担心不已。中小学生跑到学校周边不足百米的小卖部,以每小时两三元钱的租金租手机玩游戏,几部手机可以玩多个游戏,游戏时间依然得不到限制。学生校外租手机玩游戏,学校没法管理,相关执法部门又因缺乏相关依据,对手机出租业务难以监管。

  “‘手机网吧’现象说明,游戏开发商自建的防沉迷系统是由自己来管理的,网络游戏信息双方是孤立的,这为青少年提供了‘可乘之机’。”李秀香说。

  “这就好比游戏开发商既是标准的制定者,也是标准的参与者,最终制度如何还是游戏开发商说了算,这种网络管控方式是达不到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目的。”李秀香教授进一步解释说。

  建议建立国家级网络游戏防沉迷平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李秀香提交了《建议建立国家级网络游戏防沉迷平台》,从推进立法加强监管、建立网络游戏分级制度、建立防游戏成瘾制度、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加强引导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据李秀香介绍,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但并未上升到立法层面,她建议借鉴国外的做法,制定一系列旨在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游戏监管法律制度,并加强监督管理,及时有效处置违法违规行为。

  “对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加强网络管理,应该把所有网络游戏开发商的信息都连接起来,实现所有游戏软件‘网络互联’,并统一到国家级平台进行注册,形成国家级监控体系,统一监管监控。这样的监管模式才具有可控性。”李秀香建议打破信息孤岛,建立国家级网络游戏防沉迷平台,以防止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

  “游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游戏内容。”李秀香还建议加强对游戏内容的评价、审批和设置等。特别是对已经上市的与网络游戏相关的公司应该建立专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该报告应该将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游戏生产情况列为必备内容。

  此外,李秀香还建议完善网络游戏管理法律体系和加强监管力度;加快推进网络游戏分级制落地;建立更加有效的“防沉迷系统”;加强技术创新,以AI技术和人脸识别技术为基础对玩家身份实时监控等。

  针对李秀香提出的建议,长期跟踪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学者、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尹忠海认为:“该建议明确了企业社会责任主体,抓住了加强内容生产的监管这一核心问题,强调建构‘政府-企业-学校-社区-家庭’五维联动机制,明确了重点监管环节和重点监管对象。我认为,其建议非常系统,且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

  “防沉迷”是社会共同责任

  “青少年学生对网络依赖是一个渐进过程,家庭监护人的管控至关重要,但净化网络生态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更为重要。”采访中,程懋伟对记者感慨道,要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用爱心去引导学生,使他们不偏离人生正常的发展轨道。

  对此,李秀香建议,要加强企业履行“防沉迷”社会责任,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管和引导;要关注网络成瘾青少年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及其矫正。加强社区管理,完善家庭、社区、学校的联动机制,多维度加强儿童照顾与青少年群体生活,全方位地丰富社区精神文化生活。在农村社区,要针对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照顾机制和帮扶机制。

  在调研中,李秀香非常重视尹忠海提出的加强青少年网络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建议强化建立网络社会工作,建立平台监管与现实跟踪辅导相结合的机制。她还建议在即将进行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人员的责任。建立规范的网络游戏成瘾治疗机构,建立教育部、民政部、关工委以及政法与公安等机构的协同监管机制等。

  “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这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李秀香说。

  ◎文/记者罗娜李书贤◎图/采访对象提供

  令人担忧的问卷调查

  网络是把双刃剑,带给青少年更多知识的同时,网络游戏也让部分青少年学生沉迷网瘾不得自拔。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显示,目前中国青少年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已超过2亿,占青少年网民的66.5%,青少年首次接触网游日趋低龄化。

  赣州十一中,是一所对该市13至17岁具有严重不良行为和轻微违法犯罪青少年进行矫正、教育、文化补习和职业培训等的特殊学校。“去年,我们对入校学生上网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制作了《网络心理测试统计》,对学生上网现状、上网时间、上网关注内容等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赣州十一中校长程懋伟告诉记者。

  据调查分析,被送进该校的学生,有12.7%的人上网经常逃课、52.2%的人上网无时间限制、53%的人几天不上网就很无聊(已成网瘾),30%的人玩网络游戏。

  从问卷调查中记者还发现,学生上网关心三件事:游戏、聊天、影视音乐,上网时间自我把控能力随年龄增加而失控,特别是不文明、不安全的网络人际交往,严重影响了学生健康成长。

  这份问卷调查恰好与李秀香教授准备向全国两会提交的《建议建立国家级网络游戏防沉迷平台》所需要的佐证材料“不谋而合”,“这份调查问卷很有参考价值”。

  据李秀香介绍,当前,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18年发布的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中,加入“游戏成瘾”,并列为精神疾病,通知世界各国政府,将游戏成瘾纳入医疗体系,于2018年6月19日生效。

  引人深思的一组数据

  今年是李秀香履职人大代表的第二年,在履职期间她一直非常关注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社会问题。

  “网络游戏行业粗放发展引发不少乱象和问题,尤其饱受诟病的是网络游戏中充斥的暴力、色情内容,以及监管不力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带来诸多危害。”李秀香告诉记者,她很关注青少年沉迷网络的相关信息,还开展了大量实践调研活动。“春节期间,我会到农村去调查了解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情况;作为老师,我和很多家长交流孩子沉迷手机游戏的问题,家长们期盼我能把好的建议带到全国两会上去。”

  去年,李秀香就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强网络游戏监管为青少年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的建议》。但这份建议她并不满意,“建议还不够完善,从国家层面加强网络管理上,没有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组来自江西财经大学大数据中心的数据跃入她的眼帘:从2018年1月1日至目前为止,青少年沉迷网络的信息量为430多万条,负面新闻占了76.7%;青少年沉迷游戏的信息量达到55989条,负面新闻占了81.1%。这组数据让李秀香很揪心,也让她再次陷入思考——究竟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

  游戏“信息孤立”难防网瘾

  那么,青少年为什么会如此沉迷网络游戏?聚云科技CEO陈丽丹曾经是一家手游公司的产品设计者,他告诉记者:“沉迷是产品经理根据用户心理精心设计的。”

  关于网络游戏的设置,李秀香分析认为,“沉迷”会让网民长时间处在享受解决难关、不断进步的心理体验中,也就是说,网络游戏会给青少年带来很重的心瘾,形成惯性行为。

  “防止‘沉迷’,必须对游戏软件加强管控。游戏防沉迷最关键的功能是要严格控制每个青少年游戏的时间。但目前,各大游戏厂商自研的游戏沉迷系统,存在数据孤立、自我监督的问题,没有取得实际效果。”李秀香不仅深入分析了网络游戏成瘾造成的危害,也找到了青少年沉迷网络问题的“症结”所在。

  据媒体报道,去年,在南昌有学校附近出现了“手机网吧”,令许多家长担心不已。中小学生跑到学校周边不足百米的小卖部,以每小时两三元钱的租金租手机玩游戏,几部手机可以玩多个游戏,游戏时间依然得不到限制。学生校外租手机玩游戏,学校没法管理,相关执法部门又因缺乏相关依据,对手机出租业务难以监管。

  “‘手机网吧’现象说明,游戏开发商自建的防沉迷系统是由自己来管理的,网络游戏信息双方是孤立的,这为青少年提供了‘可乘之机’。”李秀香说。

  “这就好比游戏开发商既是标准的制定者,也是标准的参与者,最终制度如何还是游戏开发商说了算,这种网络管控方式是达不到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目的。”李秀香教授进一步解释说。

  建议建立国家级网络游戏防沉迷平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李秀香提交了《建议建立国家级网络游戏防沉迷平台》,从推进立法加强监管、建立网络游戏分级制度、建立防游戏成瘾制度、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加强引导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据李秀香介绍,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但并未上升到立法层面,她建议借鉴国外的做法,制定一系列旨在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游戏监管法律制度,并加强监督管理,及时有效处置违法违规行为。

  “对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加强网络管理,应该把所有网络游戏开发商的信息都连接起来,实现所有游戏软件‘网络互联’,并统一到国家级平台进行注册,形成国家级监控体系,统一监管监控。这样的监管模式才具有可控性。”李秀香建议打破信息孤岛,建立国家级网络游戏防沉迷平台,以防止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

  “游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游戏内容。”李秀香还建议加强对游戏内容的评价、审批和设置等。特别是对已经上市的与网络游戏相关的公司应该建立专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该报告应该将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游戏生产情况列为必备内容。

  此外,李秀香还建议完善网络游戏管理法律体系和加强监管力度;加快推进网络游戏分级制落地;建立更加有效的“防沉迷系统”;加强技术创新,以AI技术和人脸识别技术为基础对玩家身份实时监控等。

  针对李秀香提出的建议,长期跟踪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学者、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尹忠海认为:“该建议明确了企业社会责任主体,抓住了加强内容生产的监管这一核心问题,强调建构‘政府-企业-学校-社区-家庭’五维联动机制,明确了重点监管环节和重点监管对象。我认为,其建议非常系统,且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

  “防沉迷”是社会共同责任

  “青少年学生对网络依赖是一个渐进过程,家庭监护人的管控至关重要,但净化网络生态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更为重要。”采访中,程懋伟对记者感慨道,要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用爱心去引导学生,使他们不偏离人生正常的发展轨道。

  对此,李秀香建议,要加强企业履行“防沉迷”社会责任,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管和引导;要关注网络成瘾青少年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及其矫正。加强社区管理,完善家庭、社区、学校的联动机制,多维度加强儿童照顾与青少年群体生活,全方位地丰富社区精神文化生活。在农村社区,要针对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照顾机制和帮扶机制。

  在调研中,李秀香非常重视尹忠海提出的加强青少年网络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建议强化建立网络社会工作,建立平台监管与现实跟踪辅导相结合的机制。她还建议在即将进行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人员的责任。建立规范的网络游戏成瘾治疗机构,建立教育部、民政部、关工委以及政法与公安等机构的协同监管机制等。

  “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这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李秀香说。

(文/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