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江财要闻

首页>>江财要闻>>江财新闻>>新闻列表

【点赞江财人】张均斌:初心不改,未来可期


【人物简介】张均斌,13级新闻专业学生,现就职于《中国青年报》经济部,获中国青年报社2018年度融媒报道提名奖,多篇作品获得国内各大新闻奖。代表作有:长租公寓系列报道、数据造假系列报道、《成长30年,孵化器仍是个孩子》等。

  如果说从事新闻工作有一定的偶然性,那勤奋和努力一定是打开人生华章的密码。

  北漂生活

  算上实习,张均斌在北京已近两年了。在他的字典里,北漂是一份看得见、摸得着的忧思。两年的经历不长不短,刚好够他细细品味其中的滋味。大城市的美好与残酷并存,反映在个体身上如何完全取决于是否能真正融入这座城市的心脏内核。

  “安定”,这是张均斌很长一段时间所求的生活。初到北京,这座城市给他的感觉并不是那么友好。北京城很大,但对于一个北漂来说,想找一处安定的住所却并不容易:这里的通勤时间很长,有各式各样的“黑中介”,还有高额的租金。“鄙视链”总是不经意在一些细微之处体现出来。比如,地铁里的本地大爷。

  张均斌回忆,刚到北京时,他提着行李坐地铁,身边坐着一个本地大爷,大爷爱唠嗑,就问他说:“小伙子,上这儿干嘛呀?提这么多东西的。”“来实习的。”他回答道。大爷又问:“你学校又不在这,怎么来这儿实习,北京外地人都这么多了,你学校又不算好……”

  后面的话没再进行下去。天知道,这样的“鄙视链”在一个从小要强的年轻人那里留下了什么,自己成了他人优越感的参照物,那滋味儿不好受。张均斌说,后来的很长时间,他都在找寻这份“优越感”。

  北京优秀的人群实在太多了,想多了真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比如中国青年报社,随手清北、人大、复旦……和他们相比,学校的知名度、学生的专业功底等,张均斌的确不占任何优势,怎么办?“唯有出奇出新、勤奋努力”,他说,起跑线落后了,奋起直追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亦步亦趋永远没有机会。

  回忆起当时找工作时的情形,张均斌说:“事在人为,如果你自身实力够强,你学校的声誉也会随之提高,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现在大家聊天,偶尔说到江财,都会说那是所很好的学校,挺知足的。”

  记者理想


  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纸质读物传统的媒体行业已经不再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载体,传统媒体也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纷纷退守。在采访中,张均斌告诉我,中国青年报社正在积极转型,为更好地服务青年读者而努力。而如何留住读者,加快转型的步伐也成了张均斌等新闻工作者思考的问题。但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内容为王”不会变,“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不会变,这也永远是他的记者的使命追求,也将成为所有新闻传播者的追求。

  “兴趣所在,心向往之。记者是一个需要理想和情怀的职业,它能将我的兴趣和工作结合起来。”入职已经一年半了,而谈及“记者”这个职业,张均斌的语气里仍然充满了骄傲。

  作为第一次参加两会报道的记者,张均斌显得有些兴奋。对于两会,他感到陌生且新奇。在两会期间,张均斌完成了“外商投资法”、“解困‘救命药’药品审核”等多篇稿件,新闻稿的撰写工作。在3月10日的记者会上,他也就“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体制的改革”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朱明春提出了疑问。

  江财记忆


  在采访中,张均斌说自己在学校时是个“没什么兴趣的人”对未来也没什么清晰的规划,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一直停留在对未来的迷茫中。

  因为他知道,生命在于追逐更好的远方,要不断加快脚步,多方面发展,为以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

  带社团、进学生会、跟着老师“拍戏”,张均斌的大学生活是丰富的。两年的校园工作给张均斌带来的不仅是综合能力的提升,更为他积累了人脉和资源,也正是这样“爱折腾、能力强”的特质让张均斌获得了《中国青年报》的Offer。

  曾有老师这样评价道:“张均斌是我所认识的所有同学里最有媒介营销天赋的一个人,他是一个全媒体时代的通才。”

  谈起进入新闻行业的原因,张均斌笑着说:“工作是一件很看缘分的事情。”对于学弟学妹们,张均斌的建议是:如果你不知道自己你适合做什么,在校时,就去争取获得更多的荣誉,就尽可能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把你能想到的所有事做到最好,给自己更多的选择权。而对于正在求职阶段的学弟学妹,他建议大家在求职时,要慎重选择,不要将就。特别是第一份工作,要尽可能选择高平台、成长性好的公司,不要过于在意薪酬。

  “有志于学需刻苦,从心所欲不逾矩。”

  采访结束后,张均斌又投入到对两会稿件的整理中。隔着屏幕,我仿佛能看见他目光坚毅,专注码字的样子。(文/廖雅琪、张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