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江财要闻

首页>>江财要闻>>江财新闻>>新闻列表

【学思践悟】一流学科建设与发展研修班学习体会系列二

​​​​   【编者按】55日至512日,我校在清华大学举办一流学科建设与发展研修班,51名学员经过7天的紧张培训后顺利结业回到学校。本次研修班由校党委组织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共同承办。学校高度重视此次研修活动,校党委书记王乔出席了研修班的开班典礼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卢福财出席行前教育会并对学员提出要求。副校长邓辉全程参加了七天的培训和研讨活动,和学员们共同学习、共同探讨。本次研修活动主题聚焦,内容丰富。此次培训共安排了12场讲座、3个团队活动与团队学习、4个现场教学活动以及2个典礼。培训期间,全体学员认真刻苦、努力学习、团结互助,展现了我校教师的良好精神风貌。学员们纷纷发表学习感言,表示开阔了视野,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增强了危机感、使命感,同时也坚定了信心,鼓足了干劲,助力我校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新闻网以此为契机,分期推出赴清华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与发展研修班学习微心得展示,以飨读者。



       会计学院副院长曹玉珊:为期一周的水木清华之旅充实难忘。清华大学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与精致和谐的人文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研修班的培训课程内容颇丰。以有关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制度背景介绍为指引,多位老师全面清晰地讲解了清华大学学科建设的目标与路径,总结了一流学科建设的实践经验,使我们对教育机制体系、学科建设发展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了解到了先进的教学、教研与人才培养的理念方法,拓宽了未来综合改革工作思路。研修班上,我们与老师们对国内外科研形势、科技创新的发展、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机制、国际合作的趋势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本次研修班的学习,对我校“双一流”建设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建设路径、有利因素以及所面临的困难等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把握。作为中层管理者,我将采用行动学习法梳理所需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改进所分管工作的相关考核制度。作为一线的教研人员,在科研工作方面,我应提升自身的价值判断能力并运用创新的思维来持续策划科研项目,而在教学方面,我将“以学为中心”改进教学过程设计,改革所授课程的教学大纲与过程安排,并跟踪学生的反应以及时调整。此外,我还将进一步夯实文科基础,丰富艺术体验,以期从中找到创新的灵感或启迪,进而为我校的“双一流”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体育学院副院长朱亚坤:作为体育学院的代表,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流学科建设与发展研修班。这次为期七天的学习,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教学组织细致周到,团队文化建设别出心裁。整体上这是一次收获满满的学习,也是一个工作期间的加油站。

  在丰富的教学内容中,给我带来最大启发的是:

  一、价值判断。在高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在学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个目标上,我校全体教职员工应达成高度一致,并将这一选择贯彻落实到行动中。

  二、师、生、课的共同发展。高等教育的理想状态是“师、生、课实现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教师应以实验的心态面对教学,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不同的方法,达成更优教学效果。应对所授课程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和更新,以确保时效性,体现出自己通过教学实现的提升。

  三、一流高校。我们想要努力实现的一流学科和一流高校的目标,其实更像是以一流学科的创建为发动机带动整个学校的提速发展。我们要努力打造的是一个更快速发展、更高效运行、更优水准产出的大学。

  四、思想教育。清华大学学生思想工作的做法是通过全方位的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非常值得借鉴。



       国际经贸学院副院长刘建:通过参与我校组织的“清华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与发展研修班”,我感觉精神上更加振奋,进一步明确了相关管理工作的方向,提升了内在动力和对自身的要求。本次培训班共安排了12场报告、4次现场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非常有趣、紧张而有富有成效的学习机会,我自己的收获与启发如下:首先,开阔眼界,加深学科建设方面的理解。通过此次培训,了解到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高校产学研合作及技术转移方面、国际化合作方面等取得的巨大成绩与成功经验。其次,引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方面的思考。在本次培训中,我们亲身感受了结构化研讨、启发式教学等丰富的教学方法,意识到机制设计的重要性,这对未来深化教学范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思考与研究意义重大。最后,通过本次培训,加强了与学校其他部门同事们的交流与合作,为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与合作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在当今社会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作为高等教育的从业者,应该加强对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新趋势的判断,不断提升自身价值判断力、领导力与创新力,将本次培训班的学习所得应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我校建设百年名校,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贡献。



        统计学院数理统计系主任刘小惠:这次清华大学的培训在时间安排上非常紧凑,在内容的编排上也非常讲究,从最先开讲的“如何进行价值选择”,到后来涉及的科研、教学理念,和学科建设理念,中途穿插讲述了许多有关中国科技实力和中美贸易中“卡脖子”的事情,无不令人深深震撼。这七天集中而短暂的学习让我对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理解有了更高层面的认识和理解。本人深深体会到明辨思维对于自我成长和教书育人而言,是何等重要。此外,“产业链思维”也让我深有感触,特别是当今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迅猛发展,正快速而又深刻地改变着当前的产业结构,用产业链思维重新审视自己的科研和教书育人工作刻不容缓。培训过程中,通过和兄弟部门的其他老师深入交流也让我受益颇多,他们学科背景各异,为人或睿智,或机敏,或多才多艺,或踏实能干,令人印象深刻。最后套用一句清华人常提及的“行胜于言”,用以自勉,今后的工作中一定勤加思考,努力将在清华大学培训期间所学到的东西先内化于心,然后再外化为行,用以提高自己的科研和教书育人水平。



        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陈思华:55日至512日,有幸受学校的指派前往清华大学,参加一流学科建设与发展研修班的学习,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星期的时间,但是收获满满,不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发现了自身的差距,找到了以后发展的方向。

  此次学习对我最大的震撼就是,即使在清华大学这么顶尖的院府都把本科教学放在了第一位。讲课的每一位专家都把本科教学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并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本科教学上,还在孜孜不倦的追求创新人才培养的规律,这一点非常令人感动。相对于清华大学,我们师资和生源都远远不如,这一点是我们在短期内无法改变的事实。但如果连本科教学的投入努力也不如的话,那就有些羞愧了。此次培训之后,我一定要加入对本科教学的投入,认真探索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规律,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再上一层楼。

另外,本次学习认识了很多同事,增进了友情。特别是我所在的第二组,在组长曹玉珊同学的带领下,大家齐心协力出谋划策,共同高质量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能在第二组,并出一份力是我的荣幸,并在此感谢各位组员在此次学习过程中对我的帮助。



       人文学院副院长陈文钢:毫无疑问,清华之行留下了较为深重的痕迹。一是我们重回学习时光,虽然是事关学校双一流建设,目的性较强,但这不妨碍我们在美丽的清华园肩负责任的同时也重温校园里的青葱岁月。对于我们反思大学以及教育也是一个难得机会,我们可以繁杂的事务中抽身出来。

  此次培训的内容对我来说,有形而下的如王立生、赵刚、张力、吴善超、王晶和邢春晓等教授的课程,有形而上的如一头一尾的殷雅俊和谢唯和的课程。形而下的大多也具备清华应该有的力量感,形而上的至少能包含思辨力量。殷雅俊教授的“明辨性思维“,以及谢唯和教授对学科建设、人文学科的建设还有个性化的教育等等问题剥茧抽丝和助产术般的授课方式给人印象深刻。虽然他们提出的问题许多并非不可以商榷,但他们在提出问题以及扣住问题方面的能力都是与清华的名声匹配的。另外,他们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下,使得他们有着我们难以接触的人、物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当下形势具体问题的认识和态度。比如张力教授曾参与起草党和国家重要文件(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报告)的的背景和经历,就使得他来讲述国家政策下面的教育不仅仅有着许多我们难以获得的材料,同时带有他自身独特的体验。还有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政策局发展战略处处长的吴善超教授,他的这种背景更是使得他具有谈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可替代的资格。这种天然深水港口式的资源令人感叹,也让我们从这次培训中心受益。不一而足。

  不仅如此,学校领导层面非常重视此事,开班仪式上王书记家长式的语重心长,培训结束后邓校长学长式的谆谆叮嘱。在时代大变革面前,学校方面表现出来的还是一种勇者不惧的精神。



        江西法治政府研究中心主任易有禄:2019年5月6日至12日,作为江西财经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与发展研修班”的学员在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进行了为期7天学习。同大多数人一样,对于清华大学这样的一流大学,只能说是有所了解,但并不熟悉。同那些从来没去过清华的人不一样的是,因为硕士和博士学位都是在离清华不远的人大攻读的,其间或听讲座,或拜访朋友,曾经数次去过清华,也曾局部参观游览(如著名的“二校门”、“荷塘”等,整个校区5000多亩,确实很难全部走遍)。这次作为学员在清华大学学习,虽然上课和住宿的地方都不在清华校内,而是在清华的围墙边上,但通过与继续教育学院老师的接触,听清华老师的授课,以及在清华校园内的参观活动等,对于清华和“清华人”则有了更多的一些了解和一种“参与式”的感悟:首先是清华老师们的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很强,无论是继教学院的老师,还是授课老师,对研修班的服务工作和教学工作都非常认真、负责,而且有不少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具有创新性的安排与做法;其次是研修班的学员们对待此次研修活动的态度很严肃认真,在整个研修期间,从带队校领导和班委到普通学员,都全过程地参加听课、讨论、现场学习及参观调研等活动,少有请假者,在小组形象展示和文艺汇演等活动中,更是全员参与、群策群力,既活跃了研修气氛,又展现了“江财人”的良好形象;再次是通过此次在清华的学习,对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对于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对如何开展一流学科建设有了更广的视野和更多的思路,回到学校后将秉持“胜于言”的理念,在自身的工作中付诸实践,为百年江财梦的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



        网络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黄辉:55日至512日,我有幸参加了一流学科建设与发展研修班的学习,通过本次学习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习了新的教学理念,也发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同时,倾听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精彩讲解,拓宽了视野和思维,对一流学科建设与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大学以人才培养为重要目标,这个过程中知识的传授很重要,但创新型思维和价值观的树立更加重要,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新时代背景下以学生学习为本的模式,采用新的方法理论来达到更好的效果。作为学校网络信息管理中心的副主任,应该更好的使用信息化、大数据等手段,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好的信息化服务,让工作更高效,服务更到位,同时逐步向智慧校园的方向提升,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建设一个安全稳定,环保节能的校园网络,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网络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并充分实现各类型资源整合和共享。

  本次学习中也认识了其他部门的同事,增进了友情,在组长曹玉珊同学的带领下,大家齐心协力出谋划策,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在此感谢各位组员在此次学习过程中对我的帮助。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龚美君:五月的清华园,迎来了一批中年江财人。七天求知于清华,感受一流大学,虽是浮光掠影,却也备受震撼。清华扎根中国,教授们把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把学校发展与国家命运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我深刻的感受到清华人深厚的家国情怀。清华注重创新,服务国家战略,敢于人先,无论是在科学前沿探索还是管理育人实践,为我们树立起了一个个值得学习和惊叹的丰碑。清华倡导实干,行胜于言的校风融入骨髓,不仅要看到想到,更要努力做到,才能得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的事业只有干在实处,才能成就伟大的梦想。

  清华七天学习的意义,每个学员都有自身不同的领悟。就我而言,至少有三点分享:一是转变观念,积极投身变化。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学要引领社会双一流建设如火如荼,唯有积极应对,主动出击,方能在百舸争流中赢得我们的地位。二是提升能力,增强应变本领。当前高等教育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格局,唯有增强应变能力,才有可能把握变化的趋势,与变化的时代共舞。三是注重协作,发挥团队作用。一个人可以走的更快,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参与培训的50名同学,各有千秋,在协作中展示了各自的风采,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与优秀的人在一起才能让自己更优秀。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注重发挥团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