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江财要闻

首页>>江财要闻>>江财新闻>>新闻列表

反贫困与农村社会工作高端论坛在我校举办


  6月23,反贫困与社会工作高端论坛举办。论坛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反贫困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农村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主办,我校人文学院承办欧阳康副校长会见了与会专家。复旦大学顾东辉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民郭伟和教授、北京大学刘继同教授、马凤芝教授、厦门大学童敏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向德平教授、中山大学张和清教授等学者与我校唐斌副教授在论坛上发言。论坛由人文学院院长尹忠海教授主持。人文学院师生以及江西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江西青年职业技术学院等科研机构与高校参加了论坛。


  顾东辉教授


       

尹忠海教授


   顾东辉教授做了题为“绝对贫困的原因解释与农村反贫困方略”的演讲。他认为学术界对贫困模式的评判有四种。他进一步沿用了社会工作领域中著名的“人在环境中”理论,提出需要根据“个人”“背景环境”与“人和环境的结构性互动”三个指标去剖析贫困的深层含义。在个人层面,需要测定个人“不能”“不为”“无准备”与“不守规矩”的四种情况;而在环境层面,研究者与社工不能忽视经济、政治、社会、自然灾难、人文灾难等背景因素对贫困的影响效应。而在“个人”与“环境”的基础上,则需要采取交叉思维,分析清楚贫困背后的真正原因。因此,在具体测定贫困时,需要根据界定主体的不同,分别从“规范性界定”“感受性界定”“表达性界定”与“比较性界定”四个维度入手,着重对不同维度进行恰当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专家、行政人员、贫困人口本身、社会工作者等多元主体的联动参与。在社会工作者如何介入改善贫困人口处境的问题上,他认为要在介入过程中着重注意对案主需求评估,找出案主贫困处境的“表因之因”,并由此切入可控因素,一举解决贫困问题。而在总结工作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也需要根据“人在环境”中的框架,找出工作中的普适性因素,形成对农民绝对贫困的整合应对思路。


  郭伟和教授


  郭伟和教授的演讲主题为“民族地区脱贫工作的再思考”。郭伟和教授从近年来学界对中国民族政策的争论入手,指出了当下少数民族政策强调“国族”概念与少数民族文化族群特性之间的固有张力。接着,他援引黑格尔、马克思等人的民族国家理论与康德的“世界公民”概念,指出随着现代性的到来,社会开始进入了高度流动性与不确定性并存的时代,异族之间的比较反而越发根深蒂固,这就造成了社会资本内部基础上的危险性。这一问题对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体现于两个维度: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与国家力量、市场化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推动。其中,中介变量则是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家庭生计”的变化——尤其体现于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生计”与“生活”的剥离。因此,郭伟和教授在这一系列的分析与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与框架:在现代性来临的背景下,高度流动性与人民生计和生活之间的拆分重组带来了社会关系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变化。少数民族人民在现代性过程中路径依赖的特点也正是这一变化的集中体现。随之而来的后果就是社区参与与社区治理的剧烈变更使得当下中国民族地区也正面临着高度空心化与高度流动性并存的局面。他指出,精准扶贫政策在民族地区实施时,更应精准地探索中介变量。


  刘继同教授


  刘继同教授演讲的主题为“中国健康扶贫与健康社工战略地位——健康、福利一体化与健康社工角色”。刘继同教授首先指出健康在社会福利中占据着首要地位,并进而强调了医务社会工作对于中国健康福利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当下中国迫切需要的就是能够培养能将指标可能化、操作化的医务社工人才。他认为价值是制度的灵魂;只有形塑好了制度灵魂,才能树立正确的政策目标,并帮助一线人员设置具体的服务目标。他指出,服务目标的定位决定了服务过程的质量。因此,清晰的价值目标就显得非常重要。否则,会导致政策话语的模糊性。接着,刘继同教授从政策史的角度分析了社工才在中国整体福利体系中扮演的主要角色,尤其是医务社工在工作过程中理应发挥医务社工的强项,成为健康福利体系中的协调者与资源开发者,成为整个医疗团队、社会保障团队中的领袖。


  马凤芝教授


  马凤芝教授演讲的主题是“作为一种政策时间的反贫困社会工作——对社会工作教育对口扶贫工作的思考”。她首先对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在中央财政对口支援项目中所做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她结合自己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访学时的走访经历指出贫困问题在人类社会中由来已久,恶劣的社会环境也导致了美国社会中激烈的社会问题。而中国社会工作对口开展反贫困工作的意义则主要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展开的,彼时中国的扶贫工作正处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从物质阶段向产业开发阶段进行转变的转型期。而当下,面对2020年全面脱贫的大关,扶贫工作面临着攻坚克难工作的最后一公里。社会工作对口扶贫,正是有效克服最后一公里的一件利器。接着,马凤芝教授以自己在北方一个城镇的工作经历为例,指出顾东辉教授讲座中提到的“不能”“不为”等个人因素正是传统“物质性援助”扶贫工作难以解决的难题。尤其是当下社会又面临着高度流动性与社会关系改变的新问题,因此,社会工作对口扶贫工作刻不容缓。社会工作者在解决扶贫问题时,尤其需要注意个人“不能”“不为”问题背后的结构性问题。马凤芝教授尤其强调了政策性因素的重要性,她指出,在解决个人、家庭、社区、群体问题时,必须注意其背后政策的推动力量与改变趋向。也只有以政策为基础,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的共同目标。


  童敏教授


  童敏教授演讲的主题是“如何增强深度贫困人群社工服务的专业性——精神残障问题的处理”。童敏教授非常关注增加社工服务的专业性问题。他指出在服务精神残障问题时,必须建立一套对于深度贫困人群的分级分类秩序。接着他依据案主精神残障程度,将精神残障的深度贫困人群分为“危险级”“重点级”与“一般级”三个方面,并分别指出社会工作者在应对这三类人群时的主要介入策略。接着他又根据具体情境,将深度贫困的案主划分为“3+1”,即“残疾”“疾病”“其他”与“有儿童家庭”。他告诫实务工作者务必依据不同案主的分级分类情况采取不同的介入策略。童敏教授强调面对精神残障的贫困人群时要加强风险的观测控制。童敏教授尤其强调在访视服务的过程中,个案工作者具体服务的重要性,并列举了多种风险观测方法与精神矫正方法。而在重要事件处理的过程中,社工首先需要判断案主的具体状况,并视案主的具体想法制定实践手段。最后,童敏教授指出在处理精神残障人群问题时,社工需要着重关注患者的人际结构与心理结构,与患者的照顾者、重要关联者一并矫正案主的行为、认知与情绪。在这一层面,童敏教授高度强调了实务工作时陪伴实践、布置任务与承诺三个工作技巧与整体、成效、陪伴三个工作原则。


  张和清教授


  张和清教授演讲的主题是“人民为中心的社区社会工作——个案救助与社区共治(社区发展)”。讲座伊始,张和清教授便开始介绍了由其组织带领的“双百计划”团队的前世今生,详细地梳理了“双百计划”的时间线索与取得的成就。他认为,在双百计划中,社会工作者的制胜法宝就是与当地的居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这种扎根的工作模式,双百计划才能在广东省取得了巨大成功。接着,张和清教授援引了两个真实案例,帮助大家理解“扎根方法”的重要性。在第一个“凤女的故事”中,双百计划的社工通过专业个案救助与资源链接精准减贫的方法成功帮助小凤女的家庭摆脱了困境,并增强了社区的团结性。而在第二个案例中,张和清教授讲述了双百计划社工通过长期陪伴成功帮助一个精神残障儿童恢复生活能力的故事,回应了童敏教授的“陪伴原则”,并指出“扎根”正是解决当下中国贫困问题的最好方法。

  向德平教授


   向德平教授演讲的主题是“社会工作介入减贫的实践与探索”。向德平教授首先为大家展示了各项具体数据指标,指出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减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他又强调了中国减贫事业在当下面对的各项挑战。他认为,政府主导的精准扶贫在2020年即将告一段落。但是,减贫事业依然要面对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建设事业不兼容、贫困人口基数依然巨大等诸多问题。因此,社会工作者加入脱贫攻坚战线刻不容缓。社会工作者的加入正是为了突破当下的减贫工作瓶颈——实现单一识别向多维识别的转型。尤其是当下的减贫工作需要转变大水漫灌的扶贫方式,改为精确滴灌;转变单纯的物质脱贫,提升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改变贫困人口被动接受帮扶的状况,提高贫困人口的主体意识;转变政府独角戏的局面,构建多元的大扶贫格局。最后,向德平教授鼓励同学们积极学习社会工作知识,并指出当代中国社会工作的空间正刚刚打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空间天地广阔。



  在提问和讨论环节,本科社会工作181班的马骏等同学和张和清、郭伟和两位教授就社会流动性背景下“扎根”方法的适用性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图文/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