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江财要闻

首页>>江财要闻>>江财新闻>>新闻列表

【主题教育进行时】人文学院为青椒勤培土

​​       10月22日,副校长邓辉率队赴麦庐园3教楼,认真听了青年教师张细珍的《写作与沟通》课。邓校长对张老师的精彩授课给予了高度评价。10月29日,卢福财校长亲自对《写作与沟通》课程的《教学大纲》予以了细致的指导。其后,该课程的开设被列入院长例会议题。消息传来,人文青椒们欢欣鼓舞。老师们真正感受到了我校落实“以本为本”,抓好“四个回归”的温暖。所谓“青椒”,是近年来新媒体对青年教师的简称,指的是4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人文学院对教师结构进行了调研与分析。调研发现,学院在人才结构上面临“中间挤,两头空”的巨大挑战。具体来说,“两头空”就是指55岁以上的具有学科带头能力的人才少。同时,40岁以下能够在一流专业、一流学科中具有领军能力的人才少。“中间挤”是指40-55岁之间的教师面临发展提速问题。其中,40岁以下能够在一流专业、一流学科中具有领军能力的人才少的问题尤其突出。对此,学院党政班子进行了细致分析,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取得了成效。

  活水快引,加快引进节奏

  人文学院承担着博雅教育、留学生教育、专业教育三大职能,教学科研工作面临巨大压力。但是,由于各种因素限制,人文学院的人才引进工作遭遇巨大挑战。近年来,我校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在人才引进的春风下,2018年,人文学院抓住机遇求发展,获得了全校人才引进先进单位。但是,进入2019年以来,由于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潮升温,相关学科人才竞争烈度迅速上升。特别是由于博士毕业率大幅度下降,人才引进面临严峻的供给侧挑战。这样,今年上半年,人文学院人才引进工作再次面临巨大困难。欧阳康副校长非常关心人文学院的人才引进工作,要求人文学院要从人才引进方面把主题教育的成果落到实处。

  在学校大力支持下,人文学院党政班子对人才引进问题进行了会诊,提出了“两个确保”,即确保在完成学校指令性计划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在确保人才引进质量的前提下,加强细节管理,强化活水快引。也就是说,要加快人才引进节奏。具体做法是,进行细致地简历分析,加强教学科研潜力评估,加快信息流动机制,加快报批节奏。对于优秀者,必须在接到简历后48小时内与之联系。

  活水快引的做法取得了良好效果。2019年9-11月初,人文学院先后联系了10余位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名校的35岁以下年轻博士和博士后。同时,还针对将于明年毕业的国内外博士进行了提前联络。2019年10月中旬,杨尚勇书记对两名青年博士进行电话直接沟通,解决了严把思想政治关的问题,加快了政审节奏。10月29日,陈文钢副院长联系了一名发表了8篇CSSCI论文的优秀博士。该博士将于11月6日到学院考察。2019年11月3日,尹忠海院长利用参加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年会的机会,参加了青年研究生论坛,对35岁以下的青年博士进行了动态跟踪。

  加强论证,抓好项目培育

  活水快引解决了源头问题。但是,更重要的是要细水长流,力求水流青苔有活力。在项目制背景下,青年教师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就是项目申请难,科研成果呈现难。对此,人文学院采取了三大措施:

  一是共同耕作措施。班子成员不但要更好自己的田,而且要与青年教师一起耕地。也就是说,班子成员起带头作用,有资格申请者必须申请。同时,要帮助青年教师进行论证,解决其项目申请中的实际困难。为此,人文学院将全院有资格申请国家级课题的教师分成四组,分别有尹忠海院长、蒋国河副院长、陈文钢副院长、曾献飞副院长领队并担任组长,抓好集体论证。

  二是优化集体论证。针对申请难,优化集体论证制度。以往,人文学院集体论证主要以系为单位来开展工作。这一方式有利于凸显专业特色,但是难以适应社会科学越来越强调跨学科的基本态势。为此,学院出台规定,如果学院有其他重要事情,可以采取周三中午集体论证。如果没有其他事情,周三整个下午都是集体论证时间。同时,从10月到12月,采取每周集中开例会制度。2019年10月30日,人文学院完成了集体选题论证环节。为了加强学科交叉特色,打破系的建制,把青年教师分散到四个小组。

  三是全面引援助力。也就是说,要加强名家指导力度。到10月30日为止,人文学院本年度的“丹井论坛名家系列”已经推出了33期,按照全年度来计算,做到了平均每周都有名家来授课。同时,学院利用微信,及时发布国内重大学术交流信息。

  搭好平台,让善舞者飞舞

  平台就是发展空间。平台就是舞台。为了让青年教师有发展空间,人文学院加强了平台建设。为了适应学校通识教育的需要,人文学院积极组建了《写作与沟通》教师团队。去年引进的黄海燕副教授等青年教师都成为了团队的骨干。本文开头出现的一幕,正是搭平台,留人才的生动写照。

  同时,人文学院还积极面向国内外拓展发展空间。2019年10月,教育部社会学类教指委发布消息,2020年全国首届青年教师教学专业技能大赛将由人文学院主办。人文学院青年教师获得了新的发展良机。同月,人文学院获得了中国农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单位资格。11月2日,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与我校一起发起的金融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获得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同意。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人文学院为青年教师搭起了三个国家级专业委员会发展平台。与此同时,在卢福财校长、王小平副校长指导下,人文学院积极申请中国老龄协会科研研究基地。在短短五天里,人文学院就拿出了论证报告。10月30日,论证报告发往国家卫健委有关部门。值得注意的是,这份论证报告基本由洪泸敏、周梅芳、王峥、唐俊等青年教师完成。一位青年教师说:“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这份自搭舞台一起飞的团结劲儿!是来自学校与学院的这份宝贵的信任!”

  为了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人文学院组建了亚太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心完全由青年教师发起。为了加快国际化成果呈现,由学院资助的亚太经济与社会发展译丛也已经在社科文献出版社问世。11月3日,在学院推荐下,亚太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心主任为全省学校团干做了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坚定‘四个自信’”的报告。11月4日,该中心进入到了揭牌仪式筹备阶段。人文学院的另一个国际化平台是通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孔子学院培养师资。为了推进国际化,杨尚勇书记鼓励中文系青年教师叶慧要敢于落实国家的走出去战略。9月,在学院支持下,青年教师叶慧飞抵俄罗斯,开始了任教之旅。

  舞台建设需要力求“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科研舞台,一手抓教学舞台。2019年9月,省级慕课《家庭社会工作》上线了。蔡前老师、王青老师是该团队的核心成员。更让王青老师高兴的是,经过细致沟通,在香港明爱的支持下,香港运动家企业联合捐赠给人文学院的留守儿童项目近40万元资金也于10月到账。她又可以与其他青年教师在实践育人的舞台上放飞。11月2日,又一个消息让人文学院师生振奋。19届MJC学生郭杰文在全国经济新闻大赛上勇夺一等奖。无独有偶,同日,刚刚毕业不久的校友揭恒旺勇夺全国新闻二等奖。这是新闻界最高奖项。实践育人是人文学院“一体两翼”的重要组成部分。王乔书记对此给予了肯定。实践育人的成效正让青年教师倍感信心!

(文/人文学院    编辑/姜莹  杨文睿)